唯識學在中國,唐玄宗開元以後,即成絕響。到明末為止約八百年間,除了《華嚴經疏鈔》及《宗鏡錄》二書中可見到唯識轻率除外,別無著述。明末一百數十年間,竟有十七位有唯識著述的學者,三十五種計一O七卷的唯識註解。他們雖未見到唐代的述記及三疏,卻從清涼澄觀及永明延壽的二書中,探索出究诘的脈絡。明末的唯識念念想,可分兩流,一是專攻唯識而不涉餘宗者,一是本係餘宗學者而兼弘唯識者,前者是唯識的唯識學就去色姐姐,僅得二东说念主,後者是唯心的唯識學,包括其餘諸东说念主。而後者之中,又分別各依天台教觀、楞嚴經義、起信論旨、禪宗功夫為其布景者。此時期唯識學的最大本性,則為大批強調性相融會的释教念念潮。